東方網11月22日音訊:面臨愈演愈烈的過度包裝表象,上海首先探索出一條立法之路,為我國進一步經過法令約束過度包裝做出了榜樣。昨日,作為我國首部商品包裝減量地方性法規,《上海市商品包裝物減量若干規則》經上海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經過,將于2013年2月1日起施行;這也意味著往后備受重視的約束商品過度包裝將有法可依,對拒不中止出售違法過度包裝的最高還可罰5萬元。(11月22日《文匯報》)
如今,在不少的超市、商場、店肆里,林林總總的過度包裝商品琳瑯滿目,消耗者購物后,剝開層層疊疊的包裝,結尾的什物卻小得不幸,這種無法與為難,層出不窮,廣被詬病……
出產、消耗過度包裝商品,www.05191.cn不只增加了消耗者的經濟負擔,也浪費了很多的資源,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各走各路,與樹立節約型社會方枘圓鑿,也不符合國家倡議的科學、文明、合理的消耗方法,長之如此,也必然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出產、出售過度包裝的商品,不只違背了公平交易的準則,侵犯了消耗者的合法權益,增加了消耗者的本錢,并且大大增加了大家對物價進一步上漲的心思預期,人為制造出市場供應嚴峻的驚懼心情,還滋長奢華消耗的不良風氣。因為過度包裝遠遠超出了包裝維護商品、美化商品的功用需求,使得傳統商品功用異化,進而簡單成為受賄、夸耀的載體。
過度包裝還招致新的環境污染。有材料顯現,我國城市生活廢物里邊有三分之一都是包裝性廢物,而這些包裝性廢物中有一半以上都歸于過度包裝。以上海為例,市人大常委會廢物減量專題調研發現,全市1000個小區試點廢物分類結尾減量,盡管廢物總量的確減少了,但無法收回的包裝廢物卻在增加,“商品過度包裝”已成為廢物減量的一大源頭妨礙。
過度包裝盡管壞處清楚明了,久受詬病,但目前我國的產物規范系統還不完善,有關制止產物過度包裝的法令法規更是不健全。在這種語境下,上海對此首開先河,首先探索出一條立法之路,為我國進一步經過法令約束過度包裝做出了榜樣,無疑具有演示效應之成效。
上海這部法規明確規則,市質監部分要及時揭露對商品包裝的監督查看成果,對違法情節嚴峻的出產者、出售者和觸及的商品經過媒體予以發布。過度包裝嚴峻的公司還將上媒體“黑名單”。關于違背強制性規則進行商品包裝的出產者,出售過度包裝的,質監部分責令中止出售,期限改正;拒不中止出售的,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;情節嚴峻的,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。只要如此斗膽“亮劍”,敢干對過度包裝說“不”,才干有用遏止過度包裝的歪風邪氣,在全社會倡議安康環保的消耗理念,推進構成杰出的社會風尚。
希望上海首先為過度包裝立法的破冰之舉,能為其他地方帶來“漣漪效應”的效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