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9日訊,日前,浙江溫州查驗檢疫局人員在查驗一批出口意大利的PU面及紡織品幫面的工業膠帶膠粘鞋時,發現幫面成分別離標成“革+真皮”、“紡織品+真皮”,不符合歐盟鞋類商品首要部件材料的標簽法規,被責令返工,最終公司因返工收拾而推遲了交貨期。
過錯標明首要是因為公司不知道1994年3月23日發布的《歐洲議會和理事會94/11/EC號指令》,盲從客戶需求,將拉鏈頭里的真皮裝飾條與幫面一起標明所造成的。94/11/EC號指令規則,消費用鞋類的首要部件材料的標簽須對鞋類的幫面、襯里和內墊及外底3個部位進行標明,不考慮附件或加強物:如商標、飾物、滾邊、鞋帶扣、鞋眼帶或相似附著物;并且,該指令還規則,當不符合標簽規則的鞋類投入市場時,成員國主管部門應對其采納恰當的方法。
對此,查驗檢疫部門提示各出口鞋類公司:在簽定出口合一起,一要重視進口國的法律法規及技術性貿易方法;二要重點重視有關國家的安衛環及反欺詐方面的查驗檢疫需求;三要注意商標標識等細節,簽定合一起要進行商標的審理,對外商提供的標識,要加強審理承認,準確標明鞋類首要部件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