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江商報消息 據新快報報道 制假售假問題歷來屢禁不止,自“問題膠囊”事件曝光之后,食品、藥品、農資產品等的安全問題又重新被大眾所關注。近日,廣東省鼓勵記者暗訪制假售假 ,甚至必要時可以安排警方保護。
可安排便衣警察保護記者
前日,廣東省打擊制假售假專項行動小組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。會上,省“三打”辦副主任、省政府副秘書長林英傳達了汪洋書記重要講話,“我們要鼓勵新聞媒體記者選擇打擊制假售假典型案例進行暗訪,必要時還要安排公安人員進行保護”,以確保記者更深入地調查和跟蹤報道,“挖得更清楚,搞得更準確”。省打擊制假售假專項行動小組組長賴天生補充表示,參與暗訪的記者名單將提前上報宣傳部及公安廳,以便安排便衣警察確保記者安全。同時,他還強調將對成績突出的記者記功表彰。
針對目前打假行動中,群眾舉報熱情度不高的問題,賴天生表示,“評價打假行動的重要指標是看舉報獎勵用了多少錢”,因此下階段相關部門將申請資金提升舉報金額,并確保做好保密工作,以發動群眾積極舉報。
打假不能湊數
據了解,前一階段,廣東省共搗毀窩點4298個,立案查處案件27273宗,涉案產品貨值近32.7億元,其中大案要案1366宗,移送公安機關案件632宗,抓獲犯罪嫌疑人3260名,刑事拘留2192人,逮捕710人。
針對三打行動中可能出現的打擊過度的情況,劉志庚指出,“三打”一定要依法打擊,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。特別是對于一些輕微違法的企業,我們千萬不能為了湊數,為了通過考核而大做文章,一定要實事求是。“對于輕微的過錯,我們還是以幫助為主,搞掉一個企業很容易,但是一個企業要成長起來很困難。”